주자어류/권82 효경 孝經

  • 朱子語類卷第八十二
  •   孝經
  •  82:1 因說孝經是後人綴緝, 問: “此與尙書同出孔壁?” 曰: “自古如此說. 且要理會道理是與不是. 適有問重卦幷彖象者, 某答以且理會重卦之理, 不必問此是誰作, 彼是誰作.” 因言: “學者卻好聚語孟禮書言孝處, 附之於後.” 士毅(미상).
  •  82:2 問: “孝經一書, 文字不多, 先生何故不爲理會過?” 曰: “此亦難說. 據此書, 只是前面一段是當時曾子聞於孔子者, 後面皆是後人綴緝而成.” 問: “如‘天地之性人爲貴’, ‘人之行莫大於孝’, 恐非聖人不能言此.” 曰: “此兩句固好. 如下面說‘孝莫大於嚴父, 嚴父莫大於配天’, 則豈不害理? 儻如此, 則須是如武王周公方能盡孝道, 尋常人都無分盡孝道也, 豈不啓人僭亂之心? 其中煞有左傳及國語中言語.” 或問: “莫是左氏引孝經中言語否?” 曰: “不然. 其言在左氏傳國語中, 卽上下句文理相接, 在孝經中卻不成文理. 見程沙隨說, 向時汪端明亦嘗疑此書是後人僞爲者.” 廣(65이후).
  •  82:3 古文孝經亦有可疑處. 自天子章到“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”, 便是合下與曾子說底通爲一段. 只逐章除了後人所添前面“子曰”及後面引詩, 便有首尾, 一段文義都活. 自此後卻似不曉事人寫出來, 多是左傳中語. 如“以順則逆, 民無則焉; 不在於善, 而皆在於凶德”, 是季文子之辭. 卻云“雖得之, 君子所不貴”, 不知論孝卻得箇甚底, 全無交涉? 如“言斯可道, 行期可樂”一段, 是北宮文子論令尹之威儀, 在左傳中自有首尾, 載入孝經, 都不接續, 全無意思? 只是雜史傳中胡亂寫出來, 全無義理. 疑是戰國時人鬥湊出者. 又曰: “胡氏疑是樂正子春所作. 樂正子春自細膩, 卻不如此說.” 㽦(59때).
  •  82:4 古文孝經卻有不似今文順者. 如“父母生之, 續莫大焉”, 又著一箇“子曰”字, 方說“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, 謂之悖德”. 兼上更有箇“子曰”, 亦覺無意思. 此本是一段, 以“子曰”分爲二, 恐不是. 溫公家範以父子兄弟夫婦等分門, 卻成一箇文字, 但其間有欠商量未通行者耳. 本作一段聯寫去, 今印者分作小段, 無意思. 伯恭閫範無倫序, 其所編書多是如此. 賀孫(62이후).
  •  82:5 孝經, 疑非聖人之言. 且如“先王有至德要道”, 此是說得好處. 然下面都不曾說得切要處著, 但說得孝之效如此. 如論語中說孝, 皆親切有味, 都不如此. 士庶人章說得更好, 只是下面都不親切. 賜(66이후).
  •  82:6 問: “向見先生說‘孝莫大於嚴父, 嚴父莫大於配天’, 非聖人之言. 必若此而後可以爲孝, 豈不啓人僭亂之心? 而中庸說舜武王之孝, 亦以‘尊爲天子, 富有四海之內’言之, 如何?” 曰: “中庸是著舜武王言之, 何害? 若汎言人之孝, 而必以此爲說, 則不可.” 廣(65이후).
  •  82:7 器之問“嚴父配天”. 曰: “‘嚴父’, 只是周公於文王如此稱纔是, 成王便是祖. 此等處, 儘有理會不得處. 大約必是郊時是后稷配天, 明堂則以文王配帝. 孝經亦是湊合之書, 不可盡信. 但以義起, 亦是如此.” 因說: “孝經只有前一段, 後皆云‘廣至德’, ‘廣要道’, 都是湊合來, 演說前意, 但其文多不全. 只是諫諍五刑喪親三篇, 稍是全文. 如‘配天’等說, 亦不是聖人說孝來歷, 豈有人人皆可以配天? 豈有必配天斯可以爲孝? 如禮記煞有好處, 可附於孝經.” 賀孫問: “恐後人湊合成孝經時, 亦未必見禮記. 如曲禮少儀之類, 猶是說禮節. 若祭義後面許多說孝處, 說得極好, 豈不可爲孝經?” 曰: “然. 今看孝經中有得一段似這箇否?” 賀孫(62이후).
  •  82:8 問: “‘郊祀后稷以配天, 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’, 此說如何?” 曰: “此自是周公創立一箇法如此, 將文王配明堂, 永爲定例. 以后稷郊推之, 自可見. 後來妄將‘嚴父’之說亂了.” 賜(66이후).
  •  82:9 問: “配天, 配上帝, 帝只是天, 天只是帝, 卻分祭何也?” 曰: “爲壇而祭, 故謂之天; 祭於屋下而以神祇祭之, 故謂之帝.” 㝢(61이후).
  •  82:10 “明·察”, 是彰著之義. 能事父孝, 則事天之理自然明; 能事母孝, 則事地之理自然察. 道夫(60이후).